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安徽省联社党委副书记叶红云(提名副理事长、主任人选)认为,外接内连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即外接政府数据、第三方数据,内连系统内客户数据。

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什么?
1.近年来,国有大行的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引起行业广泛关注,农信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以向国有大行借鉴哪些有益的经验?
数字经济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的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是通过整合内外部数据为客户精准画像、精准授信、精准提供金融服务,从而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首先,要做好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当前,国有大行在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转型目标、实施路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做了比较详细的组织架构和整体设计。而中小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还比较零散。
其次,要培养全员数字化意识。在业务开展、风险防控以及流程优化等日常工作中,应当优先考虑通过数字化方式提高工作效能转变。
再次,要做好数字治理顶层设计。近几年,国有大行通过企业级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数据一致性,前后台分离、网点智能化等体系化建设成效明显。中小银行仍需在数据治理方面多下功夫。
最后,要做好专业团队建设。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科技人员,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中小银行应注重打造一支既懂科技又懂业务的金融科技人才队伍,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增效,不断提高数字化创新和服务能力。
2.风险防范是农信机构关注的重点,中小银行如何通过提升数字化水平来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比较广,覆盖综合营销、管理决策及风险防控等各领域、全流程。比如,发放一笔信用贷款,贷前、贷中、贷后都涉及数字化。贷前通过外部数据、内部数据的数字化整合,对客户精准识别、精准画像、精准授信,实现贷前的风险防控;贷中通过模型定价,做到初步的风险识别,从而控制放贷的额度、定价等;贷后通过风险预警模型准确识别客户的风险状况,进行贷后的催收、处置等。可见,数字化转型对贷款全流程都能起到很好的风险防控作用。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能有效防控操作风险。比如,在交易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动预警模型实时定位风险点,快速识别并阻断操作风险。
对中小银行来说,数字化转型也能够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比如,中小银行股东股权比较零散,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精准识别股东情况,实现资金来源、关联关系穿透式核查。
3.请简单谈一下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从哪方面做起?
外接内连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即外接政府数据、第三方数据,内连系统内已经存在的客户数据。国有大行在引入丰富外部数据的同时,对内部数据进行了统一标识标签化处理。这是数字化转型中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中小银行应注重借鉴国有大行的模式,进一步加强数据的有效利用。当然,针对中小银行体量较小的情况,可以通过联盟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